1.8米 | 泰山圣母 |
---|---|
包装 | 木架 |
表面工艺 | 彩绘 |
材质 | 树脂 |
产地 | 河南 |
尺寸 | 1.8米 |
风格 | 神像 |
工艺 | 彩绘 |
净重 | 222 |
类别 | 佛像 |
颜色 | 绿色 |
造型 | 宗教佛像 |
制作工艺 | 手工 |
种类 | 宗教佛像 |
产品编号 | 123 |
制作方法 | 纯手工 |
适用送礼场合 | 寺庙道观神像佛像摆件 |
品牌 | 邓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厂 |
加工定制 | 是 |
摆挂形式 | 摆饰 |
宗教 | 道教 |
泰山圣母 编辑
泰山圣母是中国内陆的山神信仰,尊称为“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”,简称碧霞元君。泰山圣母在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。碧霞元君的影响力历经上千年,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,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。汉族民间有“北元君,南妈祖”或“北圣母 南妈祖”的说法。又被称为泰山圣母。
[bì xiá yuán jūn]
碧霞元君 编辑
碧霞元君是以中国大陆华北地区为中心的山神信仰(道教),称为“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”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。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,位于山东省的泰安市。碧霞元君的影响力由山东省泰安市传播开来,历经上千年,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,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碧霞元君全称为“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”,道经称为“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”“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”。因坐镇泰山,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,俗称泰山娘娘、泰山老奶奶、泰山老母、万山奶奶等。道教认为,碧霞元君“庇佑众生,灵应九州”“统摄岳府神兵,照察人间善恶”,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,中国历史上影响**大的女神之一。
中国民间的“北元君 南妈祖”的说法,指得是泰山奶奶和妈祖娘娘之间,虽然有地域之差和山神、海神之别,但同样都普度众生、舍己为人,成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闻名于世的保护女神。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“送子观音”。“碧霞”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,“元君”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,是对道教女神的尊称。
来历简介编辑
碧霞元君,全称“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”。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,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。据《玉女考》和
碧霞元君(6张)
《瑶池记》记载:“黄帝建岱岳观时,曾经预先派遣七位女子,云冠羽衣,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,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"。一说为华山玉女。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,为泰山神之女。据明王之纲《玉女传》称:“泰山玉女者,天仙神女也。黄帝时始见,汉明帝时再见焉。”
[3]
一说为汉代民女石玉叶,凭灵泰岱。据《玉女卷》称:汉明帝时,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,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,名玉叶。貌端而生性聪颖,三岁解人伦,七岁辄闻法,尝礼西王母。十四岁忽感母教,欲入山,得曹仙长指,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。天空盖泰山,洞即石屋处也。山顶故有池,名玉女池;旁为玉女石像。可见汉晋时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。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,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祀。五代时**倾塌,石像仆地,金童之像漫涣剥蚀,玉女也沦落于泰山岳顶玉女池内。 [3]
在中国的北方地区,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,信徒以之为奉神,祷之即应。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宣扬叙述泰山娘娘灵迹的《泰山娘娘宝卷》,道教也奉为教门经籍,纳入道书之列。碧霞元君的称号,也并非泰山娘娘的独有,南方的天妃顺懿夫人也有此号,《封神演义》又说余化龙为主痘碧霞元君。直到近代,碧霞元君之名才为泰山娘娘所专有。



















